如何滅去瞋火,得到清涼舒暢?
若心當中不容易平靜,就是煩惱。
煩惱的根源就是貪、瞋、癡三毒,
每一個人都有這三毒。
尤其瞋心如一把火,最嚴重。
所以佛經裡說:
「火燒功德林」、
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
心當中有欲火、瞋火、飢火,
這三把火使我們的心不能得到寧靜,
尤以瞋火最是厲害。
對治瞋火就要靠我們忍辱,凡事要忍!
忍耐需要有定力、智慧和慈悲,
否則始終冤冤相報、以牙還牙,
生生世世永無了期。
隋朝有一位智者大師,
有一天,他在禪坐的時候,
聽到空中傳來怨恨的聲音,
喊著:「還我頭來!」
心當中有很大的瞋恚,好像是在申冤。
智者大師心想:「這是什麼人?
為何有這麼大的一股怨氣?」
就問:「你是誰?為什麼在空中講話?」
空中便有人答覆:「我是關雲長。」
「你是關雲長,為什麼有這種怨氣?」
關雲長從空中而降,說:
「我以前作戰的時候,被呂蒙斬了頭,
這一口氣始終嚥不下,一定要報這個仇,
所以要他還我頭來!」
智者大師就講:
「關將軍,你以前過五關斬六將,
斬了這麼多的人頭,你是不是也應該還呢?」
關雲長一聽,說:
「說的也是,人家斬我的頭,我便向人要頭,
我斬了人家的頭,也應該還,
這豈不是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」
於是請求智者大師開示佛法:
「大師!以後我該怎麼樣面對現實?
怎麼樣用功,才能把我心中的怨氣化解掉?
請大師慈悲開示!」
智者大師回答說:
「你以前殺了很多人,造了很多的惡業,
應該要還債的,唯一的方法就是懺悔,
懺悔以後,心當中就寧靜了。
佛經裡面講:『有罪皆懺悔,懺悔即清淨。』
所以,首先要懺悔。
第二,要用功修行,悟到我們當下這一念心,
這樣你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。」
關雲長接著又問:
「懺悔可以做得到,
但怎麼樣才能夠契悟這一念心呢?」
智者大師講:
「你既然沒有頭了,怎麼還能說話呢?
說話的這個人是誰呢?」
關雲長很有慧根,一聽就懂了:
「對啊!能說話的『這個』,
才是真正的『頭』,就是我的靈知靈覺!」
忽然他悟到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
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。
再進一步了悟:
「『頭』本來就是現成的,
我為什麼還要去找『頭』,
那真是『頭上安頭』。」
關雲長契悟了當下這一念心性,
這就是悟到本具的佛性了。
這和佛經裡一位比丘尼開悟時
所講的四句話道理是一樣的,
他說:「終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;
歸來偶把梅花嗅,春到枝頭已十分。」
忽然悟到當下這一念心性是本具的。
於是,關雲長跪在智者大師面前,發了大願:
「從今以後我要修行、護持正法。」
從此關將軍就成了佛教的護法菩薩。
一般道場在大殿前面供奉著兩尊護法菩薩,
一是韋陀菩薩,一是關雲長,
關雲長就是伽藍菩薩,
這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。
如果我們要解冤釋結,不要冤冤相報,
只有從我們本具的佛性契悟:
佛性是平等的,
即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
自然而然我們的心結就能夠恢復平靜。
|
|
|
|
|